【食用安全】憂浪費長期食隔夜菜 慳家媽媽現血便揭患大腸癌2期【附高風險蔬菜清單】
發布時間: 2020/09/10 12:17
最後更新: 2020/09/10 12:18
食隔夜菜增致癌風險!台灣一名3孩媽媽為免浪費食物及慳錢,經常進食孩子剩下的隔夜菜,結果導致自己發胖,出現血便,最後確診患大腸癌2期。
腎臟科醫生洪永祥於節目《媽媽好神之俗女家務事》分享個案,指一名3孩媽媽看門診時,發現她有三高又發胖。詢問飲食習慣時,發現她因為育有3名正在發育的孩子,故經常煮較多飯導致有剩餸,為了不浪費及慳錢,她選擇隔日將餸菜弄熱再食。
洪醫生當時提醒她,食隔夜菜或會導致心臟、腎臟損壞,得不償失,勸她忍痛倒掉剩菜。不過3個月後,該名媽媽仍然一樣肥,甚至出現血便症狀,照大腸鏡後發現她患有大腸癌2期。
洪醫生指,媽媽曾試過因食隔夜餸中的肉而導致急性腸胃炎,故願意倒掉肉類,但就認為蔬菜放雪櫃很安全,於是繼續隔日加熱進食。
洪醫生提醒,深綠色的菜如菠菜、芹菜會產生當中的硝酸鹽,經過細菌分解後會產生亞硝酸鹽,8小時以上亞硝酸鹽的濃度會變得非常非常高,吃進肚會與一些含氨的食物混在一起,變成亞硝胺。亞硝胺對胃癌、食道癌和大腸癌是很強的致癌因子。
食安中心曾統計不同蔬菜的硝酸鹽含量,硝酸鹽含量最高為葉菜類蔬菜,接著是塊根和塊莖類蔬菜,風險最低則是瓜菜或果菜類和豆類蔬菜:
如何減低風險?
如不想將硝酸鹽變成亞硝酸鹽,將致癌物食入肚,做法:
- 清洗和削皮:由於硝酸鹽可溶於水,因此清洗和用水焯菜能減少硝酸鹽含量。薯仔等蔬果在去皮後,硝酸鹽含量會大幅減少。食安中心的研究又顯示,菜心、莧菜及西芹用水灼 1 至 3 分鐘後,硝酸鹽含量減少 12% 至 31%。
- 不要眼闊肚窄:煮餸時蔬菜恰如其份,未煮的菜留待下餐再煮。
- 盡量吃新鮮煮或可生吃的食物:帶飯可揀選上述的低硝酸鹽含量的瓜果,綠色的西蘭花、蘆筍和荷蘭豆,多帶蕃茄及節瓜,粟米、薯仔和甘筍,輕巧可多吃綠豆芽或芽菜類菜式;或另製一盒沙律菜。
飲火鍋湯要把握前30分鐘
此外洪醫生又提到火鍋湯煮了30分鐘後,不論什麼湯底,亞硝酸鹽濃度會上升,如又攝取大量含胺的蛋白質食物即會結合成致癌物亞硝胺。故如要飲湯,建議把握前30分鐘。他又稱,很多人習慣打邊爐的最後會放麵、烏冬等吸取湯汁,但其實這變相是吸了很多化學物。
一名31歲男子於3年前,懷疑因食了隔夜菜中毒,導致急性胰腺炎、急性腎衰竭及肝功能受損,甚至在5個月後失明及下半身癱瘓,詳情請睇:【下一頁】
TOPfit 推出食物資料庫,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,令您食得有營又健康 立即查看:bit.ly/2UJP4dx
訂閱Telegram最新🍴✈️🎁優惠及送禮情報:bit.ly/3bebLM2
責任編輯:羅嘉欣